出口管制,悬在经营者头上的“三把利剑”
2020年,对中国跨境贸易来说,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。8月28日,商务部调整公布了《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》,9月19日,商务部制定公布了《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》,10月17日,全国人大又颁布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》(以下简称《出口管制法》)并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,对敏感物项(包括货物、技术和服务)的出口,实施史无前例的管制和监督,标志着我国跨境贸易从以往的进口管制时代,开始向出口管制时代转变。
《出口管制法》全文共分五章49条,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:
1、出口管制的范围与对象:包括军民两用物项、军品和核物资等货物、相关技术和服务,出口经营者、进口商和最终用户等主体也被纳入管制、监督管理的范畴;
2、出口管制的措施与方式:对上述物项实施清单、目录和临时管制措施,并实施出口许可的管理制度,出口许可的申请由管制管理部门按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审批;
3、出口管制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和权限,以及海关对出口管制货物的现场监管权限;
4、对违反出口管制秩序的行为,追究相应主体的法律责任等。
下面,我们重点说说最后一个问题,违反出口管制的法律责任,其罚款幅度史上最重,没有更重。除本法开出的种种高额罚单外,还可以依照其他法律予以处罚,而且并不免除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。此谓,悬在出口管制物项经营者头上的“三把利剑”。
第一把利剑:本法规定的各种高额罚款
出口经营者与境外管控名单中的对象进行非法交易,最高罚款金额可达违法交易额的20倍,可能没有比这个更高的罚款额度了吧,也就是说,如果你把100万元的货物或者技术卖给禁止交易的对象(比如: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企业),最高可能被处高达2000万元的罚款。
未经许可,擅自出口管制物项,或者擅自出口禁止出口的管制物项,最高将被处交易额10倍的罚款,最低也要处交易额5倍的罚款,而海关法对违法企业的罚款幅度,最高罚款幅度为货物价值的30%,所以,笔者有些“贫穷限制了想象力”的感觉,一直从事海关业务,见到这么高的罚款幅度,真的有点不敢相信,也不太习惯。
即便是中间服务商,如外贸代理、货运、电商平台或者金融服务机构,如果明知故犯,为非法出口管制物项的行为提供服务的,最低也要处经营额3倍以上的罚款。所以,在出口管制条件下,代理出口商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出口金融服务机构,一定要小心出口管制的“陷阱”,识别出口管制清单、目录以及不可靠实体清单,不要与不靠谱的企业和个人做生意,这个很重要,一不小心,可能将被罚得倾家荡产。
强调一个亮点,出口经营者申请管制物项的出口许可,管理部门不予许可的,出口经营者可以申请复议,但复议决定是终局裁决,不得向法院提起诉讼。没有见过这么霸道的哈。
第二把利剑:海关的行政处罚
海关作为出口货物的主要监管机关,如果海关在货物出口申报或者查验过程中,查获或者质疑出口经营者违法出口管制货物,由谁查处?如何处罚?是择重处罚还是分别处罚?
《出口管制法》第四十条明确规定,出口管制违法行为由国家出口管制管理部门(商务部等)进行处罚;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由海关处罚的,由其依照本法进行处罚。
上面规定,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:海关在监管过程中查获的违反出口管制行为,由海关处罚,但法律依据不是《海关法》第八十二条、八十六条或者《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》第十三-十五条,而是根据《出口管制法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进行处罚。也许,有人对《出口管制法》第四十三条规定(“违反本法有关出口管制管理规定,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,除依照本法规定处罚外,还应当依照有关法律、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罚”)产生疑惑:这不是允许双重处罚吗?老林认为:不是的。
“一事不二罚”,是法律基本原则,对同样一个行为,虽然同时违反了不同的法律条文和规定,也不能分别进行处罚,只能择一重者进行处罚。况且,《出口管制法》明确规定“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由海关处罚的,由其依照本法进行处罚”,这里的“本法”就是指《出口管制法》。
所以,海关查获的禁止出口管制货物,未经许可出口的管制货物,或者企业出口管制货物没有如实申报的行为,海关不能依据《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》第十三条、第十四条或者第十五条(3)项的规定处罚,而应当根据《出口管制法》第三十四条规定,处出口货物交易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,交易额不足50万元的,处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罚款。
这已经罚得够重的啦,没有必要根据海关法律规定,再罚个货物价值5%-30%的,不但重复处罚,从罚款数额上看,也没有什么意义,对吧?看来,海关这把剑,相比之下,并不怎么锋利。
第三把利剑:走私犯罪的刑事责任
非法出口管制物项的行为,主要是企业或者个人牟取经济利益,可能导致损害国家安全或者利益,对这种损国利已的经济行为,采用高额罚款和资格罚的制裁措施,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制裁效果,并且符合国际惯例,所以,《出口管制法》法律责任一章,用12个条文规定了行政处罚的责任和措施,突出亮点是高额罚款,而不是刑事法律责任。
但是,《出口管制法》第四十三条规定,“出口国家禁止出口的管制物项或者未经许可出口管制物项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”。这说明非法出口管制物项不排除刑事责任,但“依法”追究刑事责任,是指现行法律有规定相应罪名的,才能“依法”追究刑事责任,没有相应罪名的,就无法追究。
无论是故意出口国家禁止出口管制货物,还是未经许可出口管制货物,根据《刑法》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,以及最高法院《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(法释[2014]10号)第二十一条规定,可以按照“走私出口国家禁止出口货物罪”,追究刑事责任。
看到这里,你一定会问,如果按照“走私出口国家禁止出口货物罪”追究刑事责任,还能不能同时根据《出口管制法》的相关规定予以高额罚款?老林认为,“一事不二罚”的原则,在这里同样适用,刑事责任和高额罚款,同样都是对非法出口管制货物的有效制裁,追究刑事责任,就不能再依照本法处高额罚款了,如果依照本法处高额罚款,就不能再追究刑事责任了。
以上初浅认识,仅为抛砖引玉,如有不妥,欢迎指正!
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查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》最新法案全文。
说明:文章图片来自网络,仅用于学习交流
编辑:胡忠 胡文捷
END
林倩
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
高级合伙人
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号北京银泰中心12层
13801367532
linqian@deheng.com
·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海关团队·
拥有多名具有丰富海关工作经验的专职律师,同时拥有从事国际税务、贸易争议及国际贸易救济业务的专业律师。专业法律服务包括:行政案件代理、刑事案件辩护、纳税争议解决、日常通关事务咨询、跨境贸易架构规划与咨询、知识产权海关保护、企业贸易合规审查和法律风险防控、企业转让定价同期资料和海关审价报告的准备、企业信用认证辅导、贸易救济调查(反倾销、反补贴、保障措施、反规避)应对和贸易争议解决。
更多关务律师视点
请点击公众号底部菜单栏了解
热文推荐
实操资讯